二维码 返回总站>>
中国美术家网
南海岩官方网站
http://nanhaiyan.meishujia.cn
我的主页 我的简介 我的作品 艺术思想 我的相册 名家点评 画集出版 媒体介绍 艺术视频 我的访谈 获奖收藏

        关于创作《曙光》作品的一点心得体会

           谈起创作首先想到的是它是否具有独创性,也就是它是否与时代的步伐相吻合,而今时代画家芸芸众生、百家齐鸣,都是在绞尽脑汁、挖空心思的去想怎样出新。其实想创新的对的,汉代杨雄有云:“若无新变,不以代雄”,但孰不知其背后有很大的学间,它是一种厚积博发的事情。一个画家和一个艺术家是有很大的区别的,艺术家的伟大包含的是它的博大,如以简代繁、以少胜多,这都它的精髓所在,同时它也符合了中国本土文化属性,是具有五千年传统文化的积淀而来,其中它诠释了中国儒、道、释三家在其中所产生的文明,以及赋予了人们怎样的精神内涵。想做一个一个优秀的艺术家,需要慢慢来,心态一定要平和。有句古话:“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,不会涓流无以成江河”。不怕慢,就怕站,每天进步一点点,循序渐进为好。只有把喜欢和爱好作为事业才能攻入骨子里。



            谈一例我的创作经历,如《曙光》的创作感想:



            我每年都去西藏采风写生,但每次和每次的感受都不一样,看在眼里提醒我紧握画笔去创作的是近些年来新时代下的新风貌,藏族同胞们点点滴滴的变化,如房子的翻盖、新型的汽车够入、网通的电脑、包括藏族姑娘们皮肤的变化、都是一种新时代下的新气象。我跟随藏民走了很多年,尤其是近些年的变化是触目惊心的,他们的汉语水平,都是在不断的提高。2008年的正月我到了甘南的拉卜楞寺,藏族小姑娘见了我直用港味的普通话跟我沟通。如此变化的西藏怎么不让我深思呢?恰逢十一界美展的到来,我突然就想到了这个题材,于是手拿《东方红》的藏族男女就在我的脑海有了一个概念。为什么要拿《东方红》呢?因为这是一幅红色经典的歌谱,其中写道:“东方红,太阳升,中国出了个毛泽东,……他是人民的大救星”。这也符合时代的潮流,只有热爱党,热爱人民,这才是当今时代的好公民。另外,吃水不能忘挖井人。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抛头颅、洒热血给我们留下了甜蜜的生活,在是经过几代领导精竭力的奋斗,才使得中国飞速发展,冲出亚洲走向世界,跻身于世界大国之列,中国这个名字更加响彻寰宇。这些都是赞美和弘扬的对象,所以等等一切的微笑都刻在了藏民的脸上。这是我创作的初衷。画好画,当然还是你自己本身背后的东西。



            既然是创作,我认为它本身就应该是深入的,创作的深刻放映的也就是越深刻,这是相辅相成的。何为深刻?这里讲的就多了,我觉得最直接的还是你本身的地基有多大,也就是说任何东西都要还原你自己,你的地基大,你盖的楼房也就越高,如果你的地基小盖高楼也回倒下来。所以儒家看来中国的音乐、舞蹈、武术、诗歌等等都是相通的。也就像我以前说过的,艺术是文化中的文化,它不是单纯偏面的。我们先来看一下传统,传统是什么?我觉得传统就是前人精神的传承。传统里留给后人的全是精髓,当然是否适合自己吸收,需要自己本身有敏锐的眼光来决定。我一直认为,只有精髓好的才可以流传。如唐诗宋词,这些都是可以吟唱的,而且还朗朗上口,其中意义令人深省的。所以这些就容易让人学习,好吸收。回到中国画身上也是如此,是好东西人们一定会记忆很深刻。学懂得越多,这是一个明理。



            看《曙光》作品里的线条,我采用的是以魏碑书法的感觉在描绘的。我平常喜欢练字,尤其喜欢北魏时期的作品,时常模之。在勾勒作品线条的同时,我有一丝心得就是:笔墨虽然很重要,但一定要根据画面来界定,可不是为了笔墨而笔墨,一定笔墨融入画面的精神面貌中,使其有一个完美和谐的整体。至于作品中的用墨,我给它取了一个名字,那就是“书法”。学会加法是刻画画面深入的关键,只有如此用墨色才会深厚自然,使画面进入“虚”的境界。用色其实也是在用墨道理很简单,一定不要神秘化,用色比用墨复杂的多是因为色彩的对比和互补有大区别性,但最终协调美才是关键,这就要看自己的色感了。这些年来,我对色彩一直有着特殊的热爱和探究。这和我以前的经历有很大关系,在德州师专上学有过严格的训练。当时是在同一环境下表现早、中、晚三个时间段的同一事物,那时把这些画的色彩小卡片贴的满满一墙进行对比,看看哪一张能认出是早上的那一张是中午青岛参加水彩画讲习题年,那一张是晚上的。后来,到了师范当老师,学校派我去济南补习水彩,课堂上我的作品一直被作为批评对象,说我画的太干水伤不够不是水彩。当时我就有一想法就是画自己的感觉我想怎么画就怎么画,我认为是什么颜色我就画什么颜色,无论是水彩,还是用水粉,只要感觉对头画到我满意为止,这个个性一直延续到现在,我的绘画风格和这些有很大关系。这幅作品的构图,我采用的还是很传统的, 整体画面的下方深厚些,显得整幅作品有一股向上的气韵,这是一种感觉。顿悟艺术的感觉,是一个成功画家的条件。



            我的创作有很多人认为是油画,但细看起来是用中国的笔墨纸张来表现的。说实话,我的绘画确实西方的东西影响了我很多,无论是细部刻化,还是色彩认识,都取决于我对西方基础美术知识的学习。另外影响我最深的是西方的诸多大师们,如伦勃朗、费欣、米开朗罗、列宾、丢勒莫奈、雷诺阿等等,他们的作品对我的作品影响是深远的,而且是刻骨铭心的,包括到现在我也没有放弃过,时常在里面捕捉我所需要的东西,这是一种充电,为的是创造起来更顺手,把握色彩更准确,使其内容更丰富细腻。



            创作的形式是一种心性的使然,当时《曙光》作品的出现,就是我一直想要表现的形象。创作的难点是在协调画面上面,它是一个综合的整体,它不仅包含了笔墨的夸张,也充斥了色彩的平衡融合,以及构图的形式美感等等。我认为作品精神的出现背后还应该有浑然的东西,这中东西是看不透的,它是一种形而上的东西,里面存储若创作者的情感,在传统的文脉之上影射出一种难以名 状的产物,这些东西如满天雾,让人深思,让人遐想。这中浑然的感觉水在其中是至关重要的,如笔洗中的水是何种色调是说不清的,但用起来之后画面顿时就有神彩了,这就是洗笔水的奥妙,它中和了多中色彩之后就成了浑浑然,同时也为用新的墨色作了媒介,这也是我长时期用水的感受。“水至清则无鱼”,太清了画出的墨色 反而令感觉太生硬。本幅作品就是用此道理层层深入的,包括桌子,男藏民的袍子等等,都是用了这中办法来强化画面的。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得气韵更加生动,墨色有了变化之后,中国画的精神风貌就会“活”起来,这种创作是有内涵的,它显得不会那么苍白。



            上述这些东西都是我创作的一些感想和随笔,其实作为艺术要有一份才气的同时就是虐诚,只有老老实实得去做,你的学间才会深,才会精。不是逸笔草草就好,也不是画一条长线你就是大家了,要想到在丰富笔墨语言的同时你的个人符号也就不断生成,它不是刻意的,是不经意间生成的。我在画《曙光》的当时,我只有一个信念,那就是尽善尽美。我觉得画只有打动自己才可以打动别人。画是很难言表的,尤其是面对艺术,反言之画细了不一定就是完美好哦事,细应有变,粗也应有收,这里面有一个宗旨就是“大象无形、大音稀声”它是一种感觉,是宇宙万物中的一种表现,这种感觉是多方面培养的。有语言文化的凝练,笔墨色彩的认知,心手双畅的顿悟等等,这些都会通过笔墨跳跃在画面,是不是一张好画,需要自己慢慢品位,如品读有误就用心去体会,不到位时就深入,一定要做到“江郎才尽”为好,往往很多事就是这样,“只要功夫深,铁杵磨成针”。李可染先生说过:画面黑了就黑了画,浅了就浅了就浅了去创作,无约无束为好,如果不满意的画修改满意了,那么你的成绩就会更上一层。

      个人动态
      《道以有道》--解意南海岩书法展
      “人物新组合”---水墨联展
      本官方网站所有信息(包括但不限于图片、文字、音频、视频等)均由艺术家本人或其合法继承人提供并认可,根据相关法律、法规授权我公司通过中国美术家网发布。涉及版权等事宜请联系我们。
      责任编辑:汲平
      客服专员:杨小薇
      客服电话:13261878869
      版权所有:中国美术家网 WWW.MEISHUJIA.CN Copyright ?2005-2016
      服务热线:
      客服邮箱:fuwu@meishujia.cn 客服QQ:529512899
      Processed in 0.279(s)   11 queries